3

由青园小镇公园的绿皮火车想起的 2024年08月22日

凌云尚

七台河青园小镇公园也叫火车头小镇,位于桃山水库坝下的倭肯河南岸,公园紧邻环城北路,南侧是桃山公园,西侧是冠军桥公园。青园小镇公园精致玲珑,依山靠水,风光秀丽,是夏季游玩的好去处。

青园小镇公园的主体是绿皮火车改造的餐饮商业区,由16节车厢连挂在火车头上,构成南、西、北马蹄口式格局,静卧在公园西侧,吸引着来此的游园客人。这列绿皮火车,原是七台河矿务局自营铁路的矿工通勤火车,在运行27年后,于2016年年底结束矿铁客车运营使命。青园小镇公园建成后,这列火车被安放到这里,成为餐饮专用的特色代表,也为公园增加一个景点。

看着这列铁路火车,不由让我想起勃七铁路火车的发展史。

勃七铁路线建成于1958年。那时,勃利煤田列入国家启动开发的初期,尚属勃利县管辖的七台河矿务局,由于只有一条公路担负煤炭外运,远远满足不了生产需要。在没有得到国家批准建设勃七铁路的批文时,勃利县委、县政府便用自力更生的方法,自筹资金,仅用半年时间,全靠人力建成了勃七铁路线。这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一条民建铁路,也是全国唯一的一条民建铁路。勃七线的铁路火车就在那时诞生了。1959年9月19日,黑龙江省政府决定将勃七铁路全线移交牡丹江铁路局管理经营,并纳入国家铁路序列。

记得我第一次乘坐这趟列车,是1962年,念满小学二年的暑假期间。我父亲在还属地方管辖的缸窑沟煤矿工作,我才有了乘坐勃七火车的机会。早期的客运火车车厢是日伪时期的运马车改造而成,绿皮窄厢,车门开在车厢中间,车厢顶棚有拴马的铁环,棚顶增设两排站立的横杆扶手,沿车窗的两面各设一长排车座,站座多,趟趟车爆满。火车头的动力靠投烧煤炭生成。文革中换成窄厢绿皮横排车厢,80年代末期换成通常的14节普通列车,有两节硬卧,一节乘务员专用车厢,终始站由勃七站延长到佳木斯站。

我乘坐这列绿皮火车最多的是在勃利县任记者站站长的1989年到1993年的四年时间里。我和勃七线上的火车站站长、列车长、乘务员、派出所干警都熟悉,卧铺车厢几乎成了我的通勤车厢。在卧铺车厢里,我们聊天,侃大山,谈工作,感情极其融洽。此后的整列新旧车厢更换,剪彩活动我也参加并报道过,因为那时我回到七台河日报社任煤炭工业交通记者部主任,火车站是我常去采访的地方。

勃七铁路线建成后,七台河也有了森林小火车,就是缸窑沟煤矿一井、二井到缸窑沟火车站的煤矿物资和煤炭运输线。这条线路运行了约有四、五年时间,就被解放牌汽车替代了。小火车的车头被改造成立式锅炉,成了缸窑沟煤矿职工浴池的供水锅炉。1965年,缸窑沟煤矿划归省管煤矿,改名东风煤矿。1970年,划归七台河矿务局,用名仍为东风煤矿。

青园小镇公园的绿皮火车是七台河矿务局的自营铁路线的矿工通勤车,它建成于1988年底,正式运营在1989年1月,也是七台河人自力更生的标志,是矿工精神的集中体现。可以说,勃七铁路线和矿务局的自营铁路线展示了煤矿工人奋发图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风貌和风采,是七台河人的骄傲,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弘扬和发展。